北區總公司
中區營運處
隨著疫情爆發,網路交易蓬勃發展,只要找幾位好友或同事透過LINE或臉書等方式,就能成立團購群組,由團購主透過與廠商以量制價的方式,用較低的價格取得商品,再將商品公開揭示給網友們跟團。
國稅局表示,團購主可能針對不同的商品類別創設不同的團購群組,並於不同的電商平台銷售,以規避國稅局的查核,
目前該局積極研析交易型態並整合網路交易資訊流、物流與金流等相關資料,與營業人申報資料互相勾稽比對,並運用選案系統選查可能逃漏稅的營業人。
有在經營團購生意的夥伴要多多注意囉。
Q 網購下單後可以不取貨嗎?會不會被告?
A 根據台北市政府法務局消保網說明,一般網路購物,消費者有7日猶豫期,可於到貨前或取貨後7日內解約退貨,不會構成犯罪。
消費者下單後如果發現是一頁式廣告詐騙,或找到更適合產品,或單純不想買了等因素,只要沒有購買意願,都可以通知賣家解約,無須屈從賣家言詞,勉強取貨付款。
如果是宅配到府,可以直接請貨運業者帶回,如果商品已經到超商,消費者可以不取貨。
Q 如果是客製化商品,可以不取貨嗎?
A 客製化商品、生鮮產品等依規定之特殊商品,並無7日無條件退貨的權利。
除非商品有瑕疵,否則應履行契約,若不取貨付款,則可能有違約問題,而賣家可就運費、商品價金向買家提出民事求償。(特殊商品可參考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之規定)
Q 網路賣場公告不得棄單,否則需賠償怎麼辦?
A 此違反消保法所賦予給消費者的權利,約定無效。
消費者在網路購物,一般商品均享有7日的猶豫期間,以保障消費者有檢視商品的機會,若網頁公告下單後不得取消訂單,如不取貨須賠償商品價格、運費等,已違反消保法所賦子給消費者的權利,依消保法第19條第5項規定,其約定無效。
此外,依消保法第19條,退回商品之運費應由業者負擔,所以如果業者網頁宣稱渻費者應賠償運費等約定內容,亦屬無效。
Q 任意下單、多次不取貨會有什麼責任嗎?
A 1.如果無購買意願仍惡意下單及棄單,可能須承擔刑事「間接毀損罪」的責任
2.若造成廠商損失,可能須負擔民事損書賠償責任(侵權行為、債務不履行)
3.若多次棄單違反會員條款,可能會被平台列為黑名單,無法購物
中元普渡即將到來,企業祈求景氣回溫保平安,疫後第一個中元節恢復實體拜拜帶動普度商品買氣升溫,預計商機將高達300億元。
各大電商平台近日觀察箱購泡麵、飲料等供祭品銷售均顯著提升,平均都有大約20%左右的成長。
另外還有平台提供代拜服務或線上法會普度,由廟方代理祈福的服務,讓有需要的客戶都能滿足需求。
國內電商歷經近20年的成長,去年營業規模達到3103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與百貨、超商同列3000億元等級零售業別。
大者恆大趨勢成為電商市場常態,富邦媒、網家及東森購物合計市占超過55%,若加計推估市占率約14.5%的蝦皮購物,則四大電商市占達到近70%。
物流設施、營運資金、線上流量等,成為電商至關重要的競爭籌碼,momo、蝦皮購物等指標業者在市占率及月流量,持續拉開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
酷澎App在6月份時再度蟬聯iOS與Android平台所有免費應用程式(不含遊戲)的全台灣下載排行榜綜合冠軍, 從4月份起已連續12週蟬聯冠軍寶座。
酷澎台灣企業發展總監許展嘉表示過去幾個月看到用戶數的飛速成長,以及在台灣水漲船高的聲量及關注度。
酷澎將持續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提供優質選品、親民價格以及穩定快速的配送。
大陸海關總署13日在記者會上說明,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買全球、賣全球」的優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規模達1.1兆元人民幣、年增率16%。
其中出口8210億元、年增19.9%;進口2760億元、成長5.7%,保持良好發展趨勢。
Yahoo奇摩已對廠商宣布調整電商營運方向,旗下電商平台「超級商城」將在2023年10月6日終止店家合約,並停止消費者的訂購服務,2023 年12月15日終止所有服務。
官方進一步指出未來將專注在另2大平台:「購物中心」和「拍賣」的發展上,同時也將提供優惠的合作方案和搬家工具,希望合作夥伴和店家能夠轉往「購物中心」和「拍賣」上繼續營運。
統一超商6月29日宣布購物商城「iOPEN Mall」開台,成為首家本土企業自創的購物商城。
藉由超過1,600萬會員的OPEN POINT生態圈、遍布全台的物流倉儲、6700家7-11門市四大優勢向全台中小企業招手,打造人人都能當頭家、線上創業的生活產業服務平台。